陈维亚烟花点火炬,差点因消防安检没点成-安检机安检门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5日 20时54分
亚运消防誓师大会。蔡弘/摄(资料图)
亚运场馆消防演练。王祥/摄(资料图)
张小宏表示,亚运后将进入冬季火灾高发期,不能松懈。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
小蛮腰绑数万枚烟花 如何确保消防安全?
广州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张小宏接受新快报专访为您解密
■统筹:新快报记者 温建敏 张英姿 ■采写:新快报记者 刘正旭 见习记者 周雯
“小蛮腰”上绑了数万枚烟花,却能毫发无损,如何做到?陈维亚烟花点火炬,差点因消防安检没点成?亚残运会火炬点火方案,为何临时更改?近日,广州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张小宏在接受新快报专访时,为大家一一揭示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针对上海11月15日的特大火灾,他表示广州当前的高层建筑救援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但已是较先进的,已能基本适应当前灭火救援需求,设备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配套要齐全,居民自救逃生能力也很重要。
点火方案更改只因不安全
13日,恰逢亚残运会开幕后的第二日,当天最惹眼的新闻,莫过于消防部门否决了之前的火炬点火方案。
“原来的点火方式,对运动员可能带来伤害,不能冒这个险。”张小宏表示,当时刮的是北风,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案,运动员面朝北方,点火后的火苗将冲向两名点火运动员,而点火台位置只有1.5平方米左右,一旦发生意外,运动员将无处可躲。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提出了建议。
这只是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广州消防安保的一个缩影。广州100多个涉亚场馆中,都有广州消防官兵默默工作的身影。与政委林炳荣观点一致,张小宏也认为,缺人,是广州消防面临的最大难题,而这为亚运期间的安保增加了不少难度。
人手非常紧缺,如何确保亚运消防安保零火灾?
“亚运之前,就从南京调派340名消防士官。”张小宏说,此外还从全国抽调70名防火专家,从省内的其它市抽调30名防火骨干,但即便如此,广州的消防警力,与如此多的场馆相比,仍显得不足,“没有办法,只能向科技要警力”。
张小宏介绍说,在亚运开幕很久之前,消防部门就开始采购设备和装置,除了大型的消防车之外,还有小巧灵活的单兵装备,如便携式的灭火毯,背负式的高压细水雾灭火器。
上海火灾让广州倍感压力
最近,坊间传开的一个段子:北京奥运之后央视大火,上海世博之后住宅大火,广州亚运之后哪儿火?段子虽然是大家的玩笑之谈,但是否给广州消防造成了压力?
“压力肯定是有,但不是来自段子。”张小宏说,这也许是个偶然,但从他的角度看,多少与大事期间连续高强度运转之后的松懈有一定关联。
他说,亚运之后即将进入冬季的火灾高发期,而市领导也专门强调,要确保亚运后的消防安全,这是主要压力来源。此外,主要是人手不足,以及整个社会的消防安保意识还不强,“虽然消防安保强度没有那么高,但亚运结束后,我们也不会松弦。”
每年投7500万元购买设备
上海“11·15”特大火灾恰好发生在广州亚运期间,这让高层建筑火灾防范和逃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广州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应对?
“目前广州最高的消防云梯是78米,在国内不算最高,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消防直升飞机。”张小宏坦承,从装备上来看,广州的高层救火在国内不具备技术优势。他说,接下来肯定要继续购置设备,从今年开始,广州市在市政府支持下又连续三年,每年投入7500万元,专门用于购置消防装备。
“配备一定的设备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依赖这些设备。”张小宏说,国内外的高层建筑,主要还是立足于自防自救。新建高楼大厦,从建筑结构,防火区域的划分,安全疏散,包括装修材料的控制,设备的安装使用,都是有严格规范的,“火灾发生后,等着云梯来救,这样是很被动的”,张小宏说,硬件要做好,但更重要的是市民的消防意识要提高。
对话
烟花点燃火炬差点无法实施
“小蛮腰若有风险,绝对不让放焰火。”
“亚运会开幕前两天,烟花就装上去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的消防官兵立即开始盯守,24小时不离岗。”
——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张小宏
新快报:“小蛮腰”是关注的焦点,如此高的建筑物上放焰火,还是第一次,绑了那么多烟花,就如同绑满了炸药一样,隔很远都地动山摇,消防部门是如何确保安全的?
张小宏:肯定不会有起火隐患,否则就不让放焰火了。
新快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发生万一怎么办?在此之前有无采取哪些措施?
张小宏:在创意团队提出这个想法后,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让专家进行评估,确定没有明显的火灾风险之后,再评估各个燃放点的安全,找出重点防范的地方,然后就是靠人去盯守。亚运会开幕前两天,烟花就装上去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的消防官兵立即开始盯守,24小时不离岗。
新快报:整个焰火表演期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小宏:难点倒不在“小蛮腰”本身,而是周边的环境。焰火表演前,要疏散人员,对周边的可燃物做淋湿处理,甚至包括花草。目的只有一个,达到不起火不冒烟。如果有一丁点的危险,那“小蛮腰”上放焰火的设想只能取消。此外,为确保燃放时的安全,我们和安监、质检等十几个部门联手合作,进行了反复的检查,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确保万无一失。
新快报:焰火表演,是否可以说是消防安保中难度最大的环节?
张小宏:说实话,我们还真没有感觉哪些工作最头疼,当然,焰火表演确实要除外。亚运的消防安保工作,其实很琐碎,如果说确实有难点,那就是要说服别人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做,这个看似简单,但难度却不小。比如说,海心沙的垃圾桶,原本是要用纸来做,以体现环保主张的,但我们觉得这个不安全,一个烟头丢进去,就起火了,于是提了意见,最后就进行了更改。
新快报:陈维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烟花点火炬的创意,差点因为消防安保太过严格,使烟花差点无法带入海心沙,导致火炬没法点,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安保的严格。
张小宏:所有进出海心沙的物品,必须经过申请检查,这是最严格的规定。即便是领导,如果没有证,同样也不能进入海心沙。当时陈维亚导演是出于创意保密考虑,点火炬的烟花没有进行提前的申请。这个事情经过沟通协调后,还是很好地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