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会一景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拉练途中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人民武警报》报道(赵荣涛、刘伟)古人曰:“文之盛,武则强。”道出了文化是精武之基的道理。
武警工程学院始终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融入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之中,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铸盾文化”,凝练办学理念,积淀文化底蕴,塑造共同价值追求,滋养出一批批武警现代化建设人才。
铸忠诚之魂,育卓越之盾
西安,13朝的古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发达的教育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吸引着近百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此安家落户。
80年代初,武警部队第一所高等军事学府 工程学院成立。学院占地在古秦阿房宫的遗址,相传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秦王防刺客的磁石门就坐落在校园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安检门,磁石门与“修我戈矛、与子同袍”的雄健秦风一起,构成了学院独特的历史文化。
该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注入了精神的基因。2005年,在全军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估汇报中,院党委首次构建出“铸盾文化”的雏形,一经提出就得到全院官兵的一致认可。
“铸盾文化”不仅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描绘了三秦大地的风华,而且传承了武警部队的光辉历程,凸显着学院奠基、创业、发展的精神。
作为“铸盾文化”的一部分,2006年院党委集中全院官兵智慧,确定了以“忠诚卓越”为主要内容的“铸盾精神”,以江主席题词“忠于党和人民,造就现代警官”为校训,凝练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创作了校歌《铸盾之歌》,为学院发展确定了文化融合的主题,体现了新的办学治校理念和思想。
几年来,学院始终把“铸忠诚之魂、育卓越之盾”作为价值追求和使命责任,不断赋予学院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在“铸盾精神”培育中,他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学员,努力推进中国特色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突出当代革命军人价值观教育,强化以爱国、忠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战斗精神培养,筑牢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献身武警的精神脊梁。
如今,“忠诚卓越”已成为武警“哈军工”精神的灵魂,成为全院教职员工共同的心灵家园。“铸盾”也成了校园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铸盾文化”不仅仅成为了一个口号,更是深印在每一个教职员工心中的信念。

读书活动。 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安检门
深圳安检门
广州安检门
机场安检门
车站安检门
监狱安检门
海关安检门
学校安检门
拍照安检门
电子厂安检门
五金厂安检门
温度检测安检门
火车站安检门
汽车站安检门